13萬買英倫豪華SUV?估計4S店銷售自己都懵了!
誰能想到,曾經對標保時捷Macan的捷豹E-PACE,指導價26.38萬的英倫豪華基因SUV,現在銷售竟然報出13萬出頭的裸車價,想必自己都感到可笑。
這相當于用本田CR-V的預算,開走一臺全鋁車身、英國之寶音響的英倫SUV,當然了代價是你要接受它明年就成絕版車的現實。

邊緣化的豪華轎跑SUV
作為國產捷豹唯一的SUV車型,E-PACE的市場表現堪稱災難。2025年4月銷量僅51輛,2025年累計銷量僅百余輛。
這款主打運動操控的車型在空間、智能化等核心維度均落后于寶馬X3、奔馳GLC等競品,且終端價格與同品牌轎車XEL高度重疊,進一步模糊了產品定位。更致命的是,其燃油經濟性飽受詬病,在新能源浪潮下毫無競爭力。常熟工廠的停產倒計時像一把懸著的鍘刀。捷豹路虎CFO那句2025年9月停產國產捷豹,更讓經銷商庫存車秒變燙手山芋。
有業內人士透露,部分4S店甚至出現虧錢賣車的場景,畢竟廠家給的返點根本補不上折扣窟窿。
但比起寶馬i3那種主動降價,E-PACE的清倉更像末路貴族的體面葬禮,連降價都透著一股傲嬌。

13萬買到的究竟是寶藏還是陷阱?
掀開機蓋會發現,這臺1.5T三缸機+48V輕混的動力組合,百公里加速9秒的數據比本田繽智還慢0.3秒。
但當你坐進真皮包裹的駕駛艙(選裝或高配),摸著那個帶捷豹logo的方向盤,又會發現豪華品牌的儀式感確實存在。
這種分裂感貫穿始終:英國人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工減料(塑料油箱、閹割版四驅),卻在面子工程上死磕到底。
保養賬本才是真正的魔鬼。某車主曬出的4S店清單顯示,6萬公里養護費1.56萬元相當于三輛五菱宏光MINIEV的保養總和。
更諷刺的是,由于零整比高達653%,一個原廠大燈報價能讓你半夜驚醒懊悔當初。

對于二手車商這車就像P2P理財,以為抄底了,其實抄在半山腰,用豪華品牌光環完成在中國市場的最后一次變現。當“捷豹”尾標不再能帶來社交溢價,結局可想而知。
此刻的E-PACE像極了當年的阿爾法·羅密歐Giulia:所有人都知道它要完蛋,但總有人抵不住“20萬買瑪莎拉蒂同款底盤”的誘惑。
區別在于,這次連情懷牌都懶得打直接給其標上了白菜價。
同病相連的同門師兄弟
作為國產捷豹的主力轎車,XEL和XFL曾試圖通過大幅降價打開市場。導致"六折豹"的標簽深入人心,如今折扣更甚,這種自殘式降價雖短期刺激銷量,卻嚴重透支品牌價值。
2025年4月XEL銷量僅263輛,無論環比還是同比都沒意義了,畢竟排幾百名開外了。而2024年全年國產捷豹總銷量不足7000輛,印證了消費者對品牌溢價能力的信任危機。

2023年捷豹路虎將路虎拆分為攬勝、衛士、發現三大獨立品牌,試圖通過高端化重塑形象。這一策略在高端市場取得一定成效:攬勝家族2023年銷量同比增長31%,衛士家族增長59%,尤其是攬勝SV等頂奢車型在百萬級市場市占率超30%。
但對國產走量車型而言,品牌拆分反而加劇了認知混亂——消費者對"路虎"母品牌的認同感被稀釋,而發現運動版等中端車型在缺乏高端車型背書的情況下,更顯邊緣化。
盡管捷豹路虎提出2025年全面電動化的"重塑未來"戰略,但實際進展緩慢。目前國產車型中僅有極光LP300e一款插混車型占極光L總銷量不足1%。
捷豹路虎的電動化困境源于技術路徑搖擺。早期I-PACE的失敗(2017年退出中國)導致畏首畏尾,而與奇瑞合作復活的"神行者"品牌(2026年推出)雖基于奇瑞T1X平臺,但市場接受度存疑。

2023年其全球零件供應危機導致英國市場超1萬輛車輛停擺,而國內也面臨庫存積壓問題——2024年經銷商庫存系數達2.55,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
盡管奇瑞通過"可視化智能物流"等手段優化供應鏈,但合資雙方在采購、生產環節的博弈(如進口零件占比過高)仍制約成本控制,最終轉嫁為終端降價壓力。
所以問題來了:當一輛捷豹便宜到和宋PLUS DM一個價位,你到底是買了臺豪華車,還是當了接盤俠?
不過只有合適的價格,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只是建議您別選白色,具體原因自己體會...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43
05-1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996
2024-12-03
658
2024-04-15
4454
2024-03-27
2402
2023-12-27
668
2023-12-19
2168
2023-11-23
296
2023-11-16
1913
2023-11-16
445
2023-11-15
583
202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