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最后的轉子夢:探索Norton轉子摩托車時代
Norton對轉子發動機的嘗試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由David Garside領導的團隊在BSA工廠首先開發出單轉子原型,繼而研制出排量588cc的雙轉子風冷發動機,并在1987年將其裝入限量100臺的Norton Classic上市銷售。Classic采用了這臺轉子發動機的原始風冷方案,最大輸出約79hp,相當于當時本田CBR600F的中量級性能水平。

由于轉子機熱量大,Classic在發動機散熱方面采用了深鰭片加內置鼓風冷卻的設計,吸入的空氣既用于冷卻機件,也進入燃燒室,有助于控制溫度和改善燃油蒸發效果。底盤方面,Classic裝配了傳統的鋼制車架、38mm伸縮式前叉和雙后避震,前輪配備碟剎,后輪為鼓剎,這種經典架構雖顯陳舊,卻因復古外形與稀有發動機而廣受關注。

在Classic停產后,Norton于1988–1989年間推出了水冷改進版Commander和水冷賽道版F1。Commander在原有雙轉子基礎上加入了水冷風扇和更大油箱,產量約300臺,以提升耐久性和續航力;F1則配備水冷外殼及增壓水泵,功率提升至約95hp,最高時速可達250km/h,并在1992年愛爾蘭曼島TT Senior比賽中奪冠,成為Norton的最后輝煌之一。
盡管這些轉子車型在技術上頗具前瞻性,但因制造成本高昂、維護復雜且產量有限(Classic 100臺、Commander約300臺、F1約200臺),商業表現平平,最終未能為Norton帶來持續的盈利。然而,它們因“世界首款量產雙轉子摩托車”身份和獨特的機械結構,如今在收藏圈享有盛名,多家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均有珍藏,成為摩托發展史上重要的技術里程碑。

從Classic到F1,Norton轉子項目不僅驗證了轉子發動機在兩輪車上的可行性,也為后來輕型航空和賽車領域的轉子應用奠定了基礎——如MidWest AE110R等衍生產品便受益于此項技術經驗。盡管最終成為概念試驗的“孤兒車”,但Norton在轉子發動機摩托化道路上的探索,無疑豐富了工業設計史,也為后世熱愛技術創新的騎士們留下了珍貴的傳承。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15
05-1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44
10-24
52
09-30
190
07-31
168
07-05
166
07-05
114
07-05
519
07-04
82
07-04
65
07-04
73
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