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洗牌:當“安全”不再是護城河,沃爾沃的豪華神話或加速崩塌
當沃爾沃以 47.9 萬元起售價推出 XC90 時,或許未曾料到會遭遇國產新能源 SUV 的 “降維打擊”。2024 年,這款北歐旗艦在中國市場僅售出 1.55 萬輛,同比下滑 8%;同期理想 L9 以月銷過萬的成績橫掃市場,問界 M7 盡管面臨競爭壓力,仍以 6512 輛的單月銷量穩居細分市場前列。在國產車企 “堆料內卷” 與價格戰的雙重攻勢下,沃爾沃的 “安全神話” 正逐漸褪色,而 47.9 萬元的起售價,更被業界直指定價傲慢。

價格錨點失效:國產車用半價改寫游戲規則
沃爾沃 XC90 的定價邏輯,在國產新能源 SUV 的 “降維打擊” 下顯得愈發脫節。以相近預算對比,理想 L9 以 45.98 萬元起售價提供 21 項家庭專屬配置(如車載冰箱、零重力座椅、杜比全景聲系統),其雙腔空氣懸架 + CDC 阻尼系統支持 5 檔高度調節,硬件配置甚至超越 XC90 的 4C 自適應底盤。而問界 M7 以 30.98 萬元起售價即可搭載華為 ADS 3.0 高階智駕系統,實現無圖城市領航功能,這一能力在 XC90 上仍是空白。
更具戲劇性的是,現款 XC90 終端優惠幅度已達 19 萬元,實際成交價下探至 44.9 萬元。新款車型雖新增硼鋼閉環籠式車身,并通過電池中置布局與碰撞能量分散設計顯著降低電池包入侵風險,但消費者更在意的是:以 45 萬元左右的預算選擇 2.0T 渦輪增壓發動機,為何不考慮理想 L9 的 1.5T 增程混動?在智能化與舒適性上形成顯著代差。

傲慢定價背后的市場坍塌在 40 萬元以上豪華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達 33.6% 的背景下(乘聯會數據),XC90 仍以 2.0T 渦輪增壓 + 48V 輕度混合動力系統與競品的 800V 高壓平臺、激光雷達智駕系統競爭。值得關注的是,三年前 XC90 的成交價主要集中在 45-60 萬元區間,而如今在蔚來 ET7 標配 23 揚聲器 + 杜比全景聲、理想 L9 全系搭載魔毯空氣懸架的戰場,XC90 引以為傲的寶華韋健音響和基礎領航輔助系統,正在成為智能化與電動化浪潮中技術滯后的象征。

品牌力崩塌
安全標簽在新能源時代失效沃爾沃 "安全即豪華" 的品牌理念,在 2024 年遭遇智能電動車的技術沖擊。盡管 2025 款 XC90 的硼鋼閉環籠式車身在 IIHS 測試中碰撞能量吸收率提升 18%,但比亞迪唐 EV 的高強度鋼占比達 63%(含 10% 熱成型鋼),極氪 001 的一體式壓鑄后底板在 C-NCAP 測試中實現 12% 變形量優化。被動安全技術的同質化,正在削弱沃爾沃的傳統優勢。當蔚來 NOP + 憑借激光雷達實現高速自主變道、小鵬 XNGP 通過端到端大模型完成全國 243 城無圖城市導航時,沃爾沃的車機系統仍停留在 L2 級基礎輔助駕駛階段。更致命的是,比亞迪 CTB 技術將刀片電池與車身集成,在雙面側柱碰試驗中實現 120mm 變形量優化,而特斯拉 Model Y 的一體化壓鑄后底板使車身扭轉剛度提升 30%—— 安全,這個沃爾沃堅守 94 年的核心價值,正在被重新定義。

決策層的時空錯位
沃爾沃總部對中國市場的戰略認知似乎停留在 2018 年。當寶馬 X5 國產后綜合優惠達 10 萬元,奧迪 Q6L e-tron 基于 PPE 平臺軸距加長 105mm 時,沃爾沃仍以 “原裝進口” 為核心賣點粉飾定價策略。這種戰略滯后在電動化進程上尤為明顯:本該 2023 年上市的 EX90 因激光雷達集成與軟件調試延遲跳票 16 個月,而蔚來 ES8 已完成三次重大迭代,累計交付超 15 萬輛。
更危險的渠道庫存壓力來自終端:2024年沃爾沃經銷商的庫存系數大致處于 1.1~1.4之間,全年呈“前高后低”趨勢。(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緊逼行業 1.5 的警戒線。

轉型陣痛:電動化進程落后國產車三年
當國產車集體押注純電賽道時,沃爾沃仍在燃油與混動之間搖擺。2025年,其規劃的7款新車中,僅EX90和ES90為純電車型,且EX90自2022年亮相后多次跳票,至今未上市。反觀理想汽車,已實現純電、增程雙線布局,2025年第一季度銷量達9.3萬輛,同比增長68%。
沃爾沃的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車型在新能源競爭中表現乏力。以 XC90 T8 為例,其 WLTP 純電續航僅 62 公里,而比亞迪唐 DM-i 冠軍版憑借 200 公里 NEDC 純電續航、1100 公里綜合續航及 5.5L/100km 虧電油耗,已實現對沃爾沃的全面技術壓制。更尷尬的是,沃爾沃的“偽新能源”策略導致其新能源車型在華銷量占比不足10%,遠低于理想、蔚來的100%純電率。

北歐童話的破滅時刻
在 BBA 電動化戰略集體轉向保守,中國新勢力用激光雷達重構安全定義的 2024 年,沃爾沃的困局印證了一個殘酷現實:沒有革命性技術的豪華,終將蛻變為價格泡沫。XC90 的定價策略像極了諾基亞 N97—— 當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諾基亞以 699 歐元的高價推出金屬滑蓋設計;而在電動化浪潮中,沃爾沃仍以 63.89 萬 - 78.19 萬元的指導價堅守燃油車時代的豪華敘事。

燕趙車評:
沃爾沃 XC90 的困境,折射出傳統豪華品牌的集體焦慮:當安全從 “技術壁壘” 異化為 “營銷標簽”當價格優勢被國產車碾壓,當電動化進程落后三年,任何品牌都無法獨善其身。未來的豪華車市場,屬于能將安全、智能、電動化完美融合的玩家。沃爾沃若不能在2025年交出一份“安全+科技”的答卷,其“豪華黃昏”或許真的不遠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136
05-05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16
08-15
92
05-20
129
04-17
152
04-15
364
03-26
307
01-13
2935
01-08
3484
2024-09-05
2781
2024-09-05
4875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