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遭遇“米式平替”風暴,豪門地位岌岌可危?
重慶車展馬上就要開始了,據說好多豪車準備好了價格。但是降價能不能解決銷量方面的燃眉之急,這很值得商榷。畢竟,保時捷中國經銷商集體抗議剛畢,傳說中寶馬i3已經賣的比小米SU7還要便宜了。就保時捷這邊而言,他們一季度在華銷量大跌25%。純電車型賣不動,緊跟著就是車價跳水,經銷商陷入虧本賣車境地的時候還要被壓庫存,擱誰也得反水啊!

曾幾何時,中國連續8年保持著“保時捷全球最大單一市場”,一度占其全球銷量的30%。“初代網紅”落幕,也是一個必然趨勢。有不少年輕的消費者提出,我們不一定要買保時捷,可以考慮小米SU7。畢竟小米SU7的外觀、性能,與保時捷的Taycan極度相似,而指導價格僅為保時捷的1/4左右,被網友視作“豪車平替”。

雖然是玩笑,但保時捷或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當小米SU7上市后,保時捷就一度傳出“買保時捷,送小米SU7”一類的降價促銷標語。即,降價幅度可供購買一臺小米。

其實保時捷早就認識到電動化轉型的重要性,并明確提出到2025年,電動車型交付占比將超50%,到2030年有望超過80%的電氣化轉型目標。保時捷的電動化轉型始于2019年,其首款純電動跑車Taycan于當年推出,但是其第二款純電動車系全新純電動Macan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發布。但連年下降的銷量數據也說明在中國汽車市場新能源化和智能化轉型的浪潮下,保時捷轉型的被動局面是不爭的事實。在此“危難存亡之際”,Macan真能擔此重任?但答案卻不盡如人意。

在今年北京車展上,Macan正式上市,2款車型官方售價分別為72.8萬元、96.8萬元,起售價較燃油版價格貴15萬元。據消息稱純電Macan全國訂單量不到20輛,這也使得很多銷售門店不售賣該車型。僅過了一個多月,Macan已經連降十幾萬,官方指導價為57.8萬,多地的實際裸車價只要40萬出頭,50萬左右就能全包落地。降價就能吸引留住消費者嗎?答案依然不容樂觀。

在豪華電動車市場里,保時捷Macan實在不能打。除了整車定價偏高以外,保時捷的選裝配置也是出了名的貴。純電Macan入門版連無鑰匙進入、前風擋加熱、后排隱私玻璃、全景天窗、HUD抬頭顯示這種最基礎的配置都沒有,標志性的Sport Chrono組件也需要選裝。僅22英寸輪轂一項的選裝價格就高達7萬、柏林之聲音響價格為4萬多、傳奇金屬車漆價格近3萬,一套下來已經抵得上花錢再買一輛配置體面的普通家用轎車。而在這個級別的SUV市場,可平替Macan的本土車型太多了,甚至性能優于Macan,級別更高的車型售價也只要Macan的一半。這樣的價格和配置,在中國這個“卷王”市場,除了勸退,想不到其他形容詞。

豪車遇冷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包括路虎、凱迪拉克、雷克薩斯等在內的豪車品牌,業績低迷之際,庫存壓力亦在上升,不得不“降價保量”。而對于這次全網“逼宮”大劇,5月27日晚間,保時捷中國官方也做出了回應,發布聲明中稱,公司致力于以價值增長為導向的發展,全力加速電氣化進程。

看來,在新能源車強勢的沖擊之下,再高貴的豪華車企也得屈服。MYAUTO認為“保時劫”還真別只怪電動轉型,如果降價就能解決問題的話,保時捷早就從坑里拔出來了。對于想要撿保時捷趴活的用戶來說,眼下是一個機會。希望保時捷不要總活在自己的光環里。放下身段,重新擁抱市場,前方依然光明。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42
2024-06-06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5
10-31
1084
05-26
1157
02-07
505
2023-12-26
1867
2023-11-19
749
2023-09-20
2417
2023-05-16
2156
2023-03-29
1534
2023-03-29
3161
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