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項目叫停 本田和通用獨自應對電動化挑戰
本周三,本田和通用表示,雙方將放棄共同開發經濟型純電動車的計劃。
“在研究了一年之后,我們認為這作為一項業務會很困難,所以目前,我們正在結束經濟型電動汽車的開發。”本田社長三部敏宏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通用汽車發言人Sanaz Marbley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經過廣泛的研究和分析,我們共同決定終止該計劃。每家公司都致力于提高電動汽車市場的可負擔性。”

2022年4月,本田和通用達成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投資50億美元,將基于通用Ultium(奧特能)平臺開發售價低于3萬美元的經濟型純電動汽車。據悉,首款新車原定于2027年底在北美投放,未來將向北美、南美和中國市場供應,年產能預計在200萬輛。
“每家公司都致力于電動汽車市場的承受能力,”通用汽車戰略技術交流主管Sanaz Marbley說。由于電池成本高,2024年電動汽車數量將出現下降。所有汽車制造商都越來越難以實現這一目標。
“我們正在延緩北美電動汽車生產適應短期需求增長放緩,從而保護我們的定價,并實施工程效率和其他改進,降低車輛的生產成本,提升利潤,”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在寫給第三季度致股東的信中表示。

據悉,合作停止后,兩家汽車制造商將分別獨立開發經濟型純電動車。
得益于奧特能純電平臺的應用量產,通用騎車的全新純電產品投放比本田要快。
目前,通用旗下雪佛蘭、凱迪拉克和GMC品牌已經向北美地區投放了5款以上純電動產品。在中國市場上,上汽通用推出了別克E5、E4和凱迪拉克銳歌。凱迪拉克OPTIQ、雪佛蘭探界者EV等純電新車也即將推向中國市場。本田汽車尚未在北美市場推出純電動車車型,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純電車型也并非全新一代純電產品。

盡管通用汽車的電動化步伐快于本田汽車,但在中國汽車市場同樣屬于后來者。
近兩年來,中國汽車市場電動車的增速迅猛,傳統燃油車市場正不斷萎縮。這樣的背景下,比亞迪一家獨大,成了當之無愧的霸主。廣汽埃安、廣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表現也都展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與此同時,特斯拉已經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其高端智能純電動車的標桿地位。蔚來、小鵬、零跑、極氪等造車新勢力的體量都在快速壯大。相比之下,通用和本田無論純電投入力度、產品線還是市場表現,都要遜色不少。
目前通用在華純電產品線中,市場表現最好的別克E5單月銷量逐漸接近5000輛,別克E4和凱迪拉克銳歌的銷量只有三位數。本田的兩款純電動車一直沒有上過四位數。這樣的單月銷量不足一線純電品牌單車銷量的零頭。

電動化滲透率不斷提升之下,純電產品投放節奏慢人一步的通用和本田在華銷量也出現了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通用汽車在華累計售出了72.43萬輛,同比下滑了15.18%。本田汽車的下滑幅度更大。今年1-9月,本田在中國市場共售出了83.13萬輛,同比下跌了20.85%。
積極的是,通用汽車和本田汽車都有著明確的在華產品投放規劃。
去年底,通用汽車正式公布了其中國市場發展戰略。根據規劃,到2025年,通用汽車在中國市場將推出超過15款基于奧特能電動平臺的全新電動車型,并于當年實現在中國市場電動汽車產能達100萬輛的目標。

為達成目標,通用汽車在武漢和上海建立了兩座奧特能超級工廠,用于為國產奧特能車型裝配專屬電池模組。此外,上汽通用汽車還將投資700億元,以提升智能電動車和軟件等領域的能力。
今年4月,本田針對電動化等發布了全新企業改革舉措。根據規劃,本田將于2024年陸續推出“e:NS2”、“e:NP2”和e:N SUV首款車型,到2027年,本田在華將推出10款純電動車。到2035年,本田在中國市場將先于其他地區實現純電動車銷售占比100%。
日前,廣汽集團公布的第三季度業績時表示:從2027年開始,廣汽本田將不再投放新的純燃油車型。廣汽本田首個綠色低碳電動車“數智”工廠預計明年竣工投產,年產能將達12萬輛。

不難看出,無論通用還是本田,針對中國市場的純電動車規劃都展現了不小的決心。但也要注意到,電動化大勢所趨下,中國汽車制造商已經拿下主動權,海外大廠的品牌號召力正在褪色。這也將成為海外品牌在華電動化策略的挑戰。
合作停止后,這個挑戰將由本田和通用需要獨自面對。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909
2023-10-3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0
10-13
237
07-25
112
07-08
1.10萬
07-01
307
06-27
84
06-16
98
05-20
249
03-04
452
2023-12-27
1089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