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家在中國,不是掛在嘴上,是刻在心里。網友:來只冰淇淋?
文/暮四先生
車圖騰出品,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 ●
這兩天,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應該很頭疼。
他不會想到,剛剛通過再次強調“BMW家在中國”圈了一波好感沒多久,寶馬便遭遇了“滑鐵盧”。
▌一個冰淇淋引發的“血案”
事情的起因,是一個冰淇淋。
原來,在2023上海車展期間,寶馬MINI展臺開展了“甜寵”活動,免費發放冰淇淋。這本是件好事,但在實際操作時卻發生了這樣一幕:當中國訪客去領冰淇淋時,工作人員稱已經發完了,且言語頗為冷淡。

但過了一會兒外國訪客去領時,工作人員的態度卻180度大轉彎,不僅非常熱情的接待,還很貼心的教他如何食用。

寶馬MINI對國人的冷漠、對歪果仁的諂媚迅速發酵,一時間,群情激憤。











這屆網友還是很給力的。沒多久,該事件便被頂上了熱搜第一,此外還有多個相關話題上榜。寶馬MINI不會想到,在三年來最大的A級車展上,它居然會成為流量中心。

在很多網友看來,如果寶馬MINI沒有做類似要求,兩個工作人員是不敢自作主張區別對待中外訪客的。同時從兩位工作人員的態度又可以看出來,她倆內心深處,似乎本來就對國人有些抵觸。



也或許,只是因為兩位工作人員外語不過關,不知道怎么跟歪果仁解釋,干脆一給了之。不過這都不能成為區別對待的理由。
4月20日下午兩點多,MINI中國在其官方微博發布了道歉聲明,但網友們并不買賬。

那條道歉微博下面,迅速被“轟炸”了數萬條評論。





從傳播角度講,在現在這個全新的時代,人人都是世界的中心,每一個個體、每一個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成為引爆點,對品牌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這對企業的公關傳播來說是很大的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你的傲慢會盡人皆知,同樣你的謙遜、善良也會獲得全網贊頌。
不過在這件事上,寶馬MINI的公關實在是有些拉胯。第一次道歉避重就輕、不夠真誠,第二次道歉則讓人摸不著頭腦,而且讓人愈發感覺到它的傲慢——不是一直標榜客戶第一嗎?為什么卻把冰淇淋留給了同事?有能耐你的車也只賣給歪果仁啊?熱度都快要下去了,為什么又要來這么一波?

之前和一位中國車企的朋友聊天時,他說,在招聘公關傳播崗位時,有xxx等豪華品牌工作經歷的人他們一般不招,因為這些人的絕大部分工作都依賴代理公司,甚至私人出游都要代理公司的小姑娘給出路數攻略,雖然學歷大都看著不錯,但實操并不穩健。
當然,這也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評價。MINI中國的這兩次回應,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上一次寶馬鬧出這樣的笑話,還是2004年。
當時,寶馬花費不菲的價格贊助了電影《天下無賊》,卻換來了一句經典的嘲笑——“開好車的就一定是好人嗎?”

▌我們在乎的真是冰淇淋嗎?
寶馬MINI冰淇淋事件后不久,就有網友開始反思——我們是不是反應過度了?是不是該反思下?
呵呵,我就納悶了,為什么要反思的不是寶馬MINI,而是我們?
我們在乎的真是冰淇淋嗎?
不!我們在乎的是一家企業的態度,我們要的只是公平!
我們不能容忍的是,為什么他們一邊在中國的土地上賺中國人的錢,一邊卻要舔洋大人、貶低國人?
大清都亡了那么久了,為什么還要跪?

(寶馬MINI冰淇淋事件發生當晚,網上已經出現了這樣的車貼——“冰淇淋可以不吃,但是腰桿必須挺直”)
這件事真是偶然嗎?
如果沒有上面的授意,兩個臨時請來干活的小姑娘敢這樣區別對待中外訪客?
而且稍加觀察你還能看到,寶馬MINI展臺的那兩位工作人員,正是西方種族主義者眼中標簽化的中國“瞇瞇眼”。這又作何解釋?
正如某位媒體同行所說:口頭上重視,骨子里傲慢,管理上松懈,是寶馬乃至一些車企根深蒂固的頑疾。

有人說,國人對冰淇淋事件的憤怒是不自信的表現。但我認為恰恰相反,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強大,民族情緒高漲,才會引發對歪果仁超國民待遇的不滿,其本質上是對中外人格平等的熱切表達和情緒宣泄。
所以,當其他車企和媒體在上海車展現場無條件送冰淇淋、送飲料時,雖然絕大多數網友沒有親臨現場,卻開始了另一種狂歡。
除了在國內受抵制,寶馬在資本市場也因冰淇淋事件影響而遭遇了“黑暗的一天”。
據新華日報報道,截至當地時間4月20日18:30,寶馬公司法蘭克福股價日內跌3.62%,市值蒸發超2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80億元。如果換算成寶馬MINI展臺發的那種冰淇淋,相當于寶馬蒸發約6億個冰淇淋。

不過長期來看,寶馬在中國的銷量可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首先,出問題的是寶馬旗下的MINI品牌,其國內銷量占比本就不高;
其次,從此前那些“辱華”品牌的結局來看,不管這些企業有多么侮辱國人,但銷量卻并不怎么受影響,甚至還可能激增。
這也是很多人感到悲哀的地方——國人是健忘的。
好在,互聯網是有記憶的。
2006年,《瘋狂的石頭》上映后,BMW成了讓“窮人”敬而遠之的“別摸我”。

而經此一役,BMW則成了“冰(Bing)淇淋 免(Mian)費給 外(Wai)國人”。

▌“家在中國,不是掛在嘴上的,是刻在心里的”,呵呵。
寶馬進入中國市場,已近30年。
1994年4月,寶馬集團在北京設立代表處,正式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而早在1990年,寶馬利亞有限公司便作為代理商,將寶馬7系和5系引入了中國。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進口銷售之后,2003年,寶馬迎來了在華的重要里程碑——與華晨以50:50的股比成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開始了國產化之路,陸續國產了寶馬3系、5系、X1、1系、X3、X5等多款車型。
銷量也逐年提升。2004年,BMW和MINI在中國大陸的銷量為15,788輛,2014年為455,979輛,2021年達到峰值——846,237輛。2022年雖然有所下滑,但也達到了791,985輛。
中國也早已成為了寶馬的第一大單一市場,有著近1/3的銷量和營收占比,而且中國市場還有著可預期的持續高增長。
數據顯示,2022年,寶馬集團旗下三個品牌——BMW、MINI和勞斯萊斯——共交付新車2,399,636輛,營收1236億歐元,歸母凈利潤143.7億歐元。其中,中國市場的銷量貢獻占33.1%,營收占29.3%。

也因此,在4月17日舉辦的“創想未來之夜”上,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再次強調了“BMW家在中國”,他說,“慕尼黑是我們出生的地方,但中國是寶馬的家。”被譽為“中國通”的寶馬大中華區總裁高樂,也通過提詞器上的拼音,用生硬的中文做了致辭。
不過在“MINI冰淇淋事件"發生后,寶馬所謂的“家在中國”,被更多人認為只是為了在合資公司獲得更多股比,在中國人身上賺更多錢的惺惺作態。
而“BMW家在中國”上面的那行小字,在現在看來也有那樣的刺眼——“家在中國,不是掛在嘴上的,是刻在心里的”。
是不是“刻在心里的”我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它沒有進入到國人的胃里。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925
2023-04-2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48
03-08
513
2024-11-16
3.50萬
2024-10-19
490
2024-04-26
1589
2024-04-19
2786
2023-11-10
2507
2023-09-21
2174
2023-09-11
1862
2023-09-07
1801
2023-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