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觀|均瑤入局,云度得救?
作者|云歌
出品|汽車大觀
還記得云度嗎?
在“PPT造車”年代,云度是造車新勢力中出發最早的,并且是第一批獲得“造車雙資質”的6家企業之一。
此后,又憑借低端策略,迅速實現了交付,搶占了市場。只是隨著各種造車新勢力后來居上,云度汽車旗下產品矩陣單薄,再加上質量問題,其輝煌如同曇花一現。
直到今年的2月21日,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瑤集團宣布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而合作對象是云度汽車,云度汽車才再次回歸到大眾視野。

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在發布會上說:“集團將通過吉祥航空、云度汽車,從硬件、軟件和服務三個維度,組成可以提供陸地和航空服務的‘吉祥大出行’構想。”
一周后,也就是2月28日,均瑤集團和云度汽車合作的首款SUV云兔正式上市,定位十萬級純電市場。
依靠“吉祥大出行”體系,云度能圓夢“前三強計劃”嗎?
首款車型:打造國民精品車
作為吉祥航空和云度汽車推出的首款車型,云兔被寄予復興的希望。作為“吉祥大出行”戰略的重要組成板塊,云度汽車提出了努力打造“品質、安全、智能、觸手可及的國民精品車”的發展目標。

云兔共推出兩款車型,分別是續航320km的靈動款和415km的躍動款,售價分別為8.58萬元起和9.58萬元起。
外觀方面,云兔的設計美學來源于兔子形象,采用“兔式悅動美學”理念,打造符合當下年輕人審美的車型。車身顏色方面,云兔采用了星漢灰、疏影粉、望舒白、碧落藍、翠微綠五大國風主題車色。座艙內飾提供了夢旅生花、賽博幻境、暗夜皓影三大主題設計,其中,夢旅生花主題通過與吉祥航空的夢旅生花787飛機聯動,深度還原頭等艙的粉色主題。
動力操控上,云兔搭載的是最大功率70kW,最大扭矩165N·m的永磁同步電機,提供320公里和415公里(CLTC工況)兩個續航版本。
此外,云度汽車還發布了智能技術板塊,從智能平臺、智能座艙、智能駕駛3個方面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護航。其中,“蒼穹”智能平臺能實現各類出行場景,以航空出行的安全標準,打造全域信息和功能安全;“極境”智能座艙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新座艙生態;“如意”智能駕駛繼承航空Pilot安全和技術底座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困頓中的云度:百廢待興
在造車新勢力中,云度是當之無愧的“前浪”,趕上補貼紅利的它,也曾闖出了一片自己的領地。
資料顯示,2015年12月,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注冊資金9億元。憑借國資背景及傳統車企技術高管的造車經驗,云度在成立之初便跨過了造車新勢力的第一條生死線:2017年1月拿到生產資質,同年2月正式發布云度新能源汽車品牌,隨后也陸續推出了云度π1、云度π2、云度π3等車型上市銷售。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新勢力車企銷量達到2.6萬輛,其中云度汽車交出了9300輛的答卷。

出生即巔峰,輝煌之后,云度發展勢頭急轉直下。2019年云度汽車銷量下滑至2566輛,此后便陷入停工停產狀態。
沉寂一段時間后,2020年8月,云度再度重啟。云度汽車創始人劉文心離職,林密擔任云度CEO。之后云度動作不斷,并提出了2025年躋身國內純電汽車品牌前三強的宏偉目標。
可是,從銷量來看,云度的種種努力,收效甚微。2021年7月-2022年2月,云度汽車的月度銷量均低于400輛。相較于其它造車新勢力,這樣的數據顯得格外的無力。2022年2月,云度汽車因為電池原因再次停產。
而與之對應的是持續虧損。財報顯示,2019年到2021年三年期間,云度汽車分別虧損1.77億、2.04億元、2.13億元。
究其原因,云度的內部運營機制、產品的表現力以及質量問題,都讓云度失去了參與主流新能源市場競爭的資格。
以內部運營機制為例。2020年,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退股,其持股由莆田國投,以及新的資金方福建龍頭產業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承接;2022年4月,海源復材將持有云度汽車11%的股份以22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珠海宇誠。

截至目前,以均瑤集團為主要股東的珠海宇誠入主云度汽車,持股比例達到85.31%。股權架構的頻繁調整及主要領導人員的更迭,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消費者以及經銷商的選擇信心。
相較于混亂的運營機制,云度在產品力上的表現更為致命。
從2017年首款車π1上市交付至今,云度靠著兩款小型車苦苦支撐。盡管期間推出過推出π1和π3的衍生車型,但乏善可陳的產品力跟不上市場迭代的步伐。2020年12月,云度π3 E-SHOCK曜越版宣布正式回歸汽車市場,并且云度將其定義為“全新改款戰略車型”,但云度π3 E-SHOCK曜越版整體造型與云度π3幾乎一摸一樣,只是在細節增添一些橙色元素,便打出年輕和時尚的概念,“換湯不換藥”的產品模式直接勸退了消費者。

單一的產品矩陣,不僅在其他同類競品企業面前毫無還手之力,而且產品本身還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
在2018年C-NCAP發布的碰撞試驗中,云度π3在40%偏置碰撞中A柱發生明顯彎曲變形,最終僅獲得兩星評價,被定義為最不安全車型。同時,頻繁的自燃事件,以及居高不下的投訴問題,讓云度的車主飽受質量之苦。
掣肘的運營機制、緩慢的產品技術迭代、頻出的質量問題,使得云度的隕落成為了一種“必然”。
均瑤能否成為“白衣騎士”?
隨著均瑤的入局,云度再次迎來了絕處逢生的機會,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現在的云度汽車處于瀕死邊緣,均瑤又為何要去收拾這個“爛攤子”?
公開資料顯示,云瑤集團創立于1991年,作為一家現代服務業企業,已形成航空運輸、現代消費等業務板塊,主要擁有吉祥航空、愛建集團、大東方、均瑤健康4家A股上市公司。
業績報告顯示,2022年,吉祥航空預計凈虧損35.7-42.3億元。而主要業績依賴信托的愛建集團也逐漸呈現出低迷態勢,2022年,愛建信托全年實現營收15.11億元,降幅35%;均瑤健康的主要產品常溫乳酸菌的市場規模不大,面臨成長壓力。
所以,當均瑤各大“支柱”都存在隱憂的情況下,它需要拓展新領域尋找業務增長點。

“大出行,地面是云度的事,空中是吉祥的事,以后訂了機票,就能馬上給旅客安排接送”。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表示,根據吉祥大出行戰略,吉祥航空與云度汽車將協同構建會員體系,航空與汽車各項互惠權益一體化。
另外,均瑤集團還將借助云度汽車的產品序列完成更多出行領域的布局,逐步貫通專車服務、短租服務、分時租賃等業務,進一步拓展在出行服務領域的生存半徑。
均瑤集團通過造車,整合旗下航空、金融、健康等多業務板塊的融合,形成會員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產業生態,對均瑤來說是最佳選擇。
關于造車模式,王均金強調,“我們不是造車新勢力,我們是新能源汽車的2.0版模式。”均瑤造車不是依靠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作的方式,而是會構建出一整套能夠進行自我造血,可以實現盈利的可持續發展運營模式。
能否實現盈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尚未可知,當務之急是均瑤入主之后,究竟能為云度注入多少新鮮血液?

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曾說過“造車需要儲備的資金門檻,沒有400億可能都干不了”。均瑤集團雖說布局范圍廣,但是想要拿出一筆能讓云度起死回生的資本,難度也可想而知。以均瑤集團2021年年報數據來看,其營業收入為279.05億元,凈利潤9.25億元。
均瑤在自身業績承壓的背景下,能否挽救云度汽車難以預料。
按照王均金目前的想法,“均瑤集團此次聯手云度汽車,也是打造屬于自己的百年老店。在汽車這個行業,我們不是比誰燒錢多,而是要比怎么樣活得久。”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841
2023-03-03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2
05-23
501
2024-01-27
3512
2022-10-30
5569
2022-08-11
1897
2022-04-21
2820
2021-08-25
1342
2021-06-18
1971
2021-06-02
3283
2021-05-08
3297
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