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馬工資打折發,小鵬汽車調架構,造車新勢力再遇寒冬?
不論是銷量數據還是從新勢力們的動作來看,部分車企正在遭遇寒冬,盡管新能源車滲透率仍在提升,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競爭也在逐步加劇。

即使是曾經的頭部造車新勢力也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以應對已經到來或者即將到來的寒冬。
網報消息顯示,從 10 月份開始,威馬員工工資按照 7 折發放,管理層工資按照 5 折發放。而在今年早些時候,威馬已經開始縮減研發及營銷投入。而作為與理想汽車同年誕生的威馬汽車,如今不僅銷量上無法和理想汽車相提并論,在規模和前景上也存在較大差距。

銷量數據顯示,威馬汽車2021年累計銷量為44152輛,同比增長96.3%,而今年上半年銷量則為21738輛,同比增長62.2%,雖然從趨勢上看確實仍處于上升區間,但是和同期蔚小理相比則差距明顯。單純從銷量來看,蔚小理今年上半年銷量分別為50827輛、68983輛、60483輛,威馬和曾經的兄弟相比,顯然在銷量上已經掉隊。
從2015年創立時的意氣風發,到如今傳出員工工資打折發,威馬汽車雖然誕生于風口,但顯然飛得并不高,尤其是在誕生初期就猛將如云、并完成多輪融資的威馬,如今的處境著實令人扼腕,未來威馬能否再靠融資續命,則仍需觀察。

除了威馬之外,另一個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的日子也不好過。
據爆料,何小鵬于10月21日晚發布全員郵件,宣布全面組織架構調整,以此扭轉小鵬汽車產品及銷量下滑的局面。而此前小鵬已多次舉行會議,對運營、架構和產品策略問題進行反思,并對組織架構進行重大調整。

同時網曝消息還顯示,小鵬做出大調整決定的直接原因則是小鵬G9上市出現問題。在上市之初,小鵬G9曾因車型版本過于復雜,同時難以區別版本之間的關系而遭到消費者吐槽,同時宣傳的賣點大多并非標配,而引起了準車主不滿。輿論持續發酵后,小鵬汽車不得不對產品策略進行調整,在增配之后,新車型相當于變相降價2-3萬元。

不過和威馬相比,小鵬汽車的銷量卻還算不錯,數據顯示2021年小鵬汽車累計交付98155輛新車,超出預期。但進入2022年后情勢則急轉直下,銷量數據顯示,今年1-9月小鵬汽車交付量不到10萬輛,而此前其定下了年銷25萬輛的目標,如今看來這已經成為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尤其是在9月份,小鵬汽車銷量表現更為不振,當月交付量僅有8468臺,同比下降18.7%,環比下降11.6%,銷量降幅明顯。同時在資本市場,相比蔚來和理想,小鵬汽車的股價下滑幅度也是最多的。
寫在最后:
毋庸置疑,不論是威馬還是小鵬汽車眼下面臨的境遇其實都不太樂觀,尤其是在新能源車滲透率迅速攀升的當下,如果新勢力車企不能抓住紅利期壯大自身,那么等合資品牌完成“大象轉身”之后,競爭無疑會愈發激烈,屆時留給新勢力的容錯空間和機會窗口則會越來越小。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作者金陵,轉載需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722
2022-10-24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3
11-05
76
11-05
81
11-04
110
11-03
1627
11-03
48
11-03
115
10-24
73
10-24
100
10-24
203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