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奇瑞瑞虎5X 1.5L 動力表現欠佳 坐等渦輪增壓
上一代的奇瑞瑞虎5x一開始的雖然銷量可喜,但口碑卻伴隨著用戶的反饋而一落千丈,月銷量也從之前的過萬攔腰斬到五千左右。下降將近百分之五十的銷售額讓奇瑞不得不自我反思,而反思后的結果就是這輛改款之后的瑞虎5X。這款車在本月27日已經上市,先推出的是1.5升自然吸氣版本車型,價格區間為6.59萬元-9.09萬元。
外觀內飾變化不明顯
改款后的瑞虎5X外觀方面改變不大,只是前臉部分看上去更像是一個縮小版的瑞虎8。進氣格柵和前包圍都進行了改變,整體看起來也更大氣了。而上一款被車友吐槽為“大眼袋”的大燈也變成了“小臥蠶”,細長、扁平化的設計也更符合現在消費者的審美。
側邊和尾部的造型變化都不是很大,車身尺寸也沒有太大調整,只是高度稍稍高了25毫米。
內飾設計的變化也非常小,只是儀表盤、空調出風口以及擋桿等區域稍有變化,擋桿區域增加了電子駐車。
智能手環 & 手勢控制
改款后的5X增添了兩個吸引年輕人的新功能——智能手環與手勢操控。智能手環就如同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運動手環或智能手表一樣,除了計時、鬧鐘、運動數據、心率監測、卡路里消耗等等這些常規的功能,還增加了車輛鎖定/解鎖、車窗下降、無鑰匙啟動、后備箱開啟以及遠程啟動發動機功能。
目前只有手動/自動版的頂配車型才有這款智能手環,其它版本依然是傳統的遙控鑰匙。不過這個智能手環使用場景真的有奇瑞設計師們想象的那么寬泛嗎。相信即便大多數的人購買了頂配也不會學著去使用這款手環的,首先培養用戶去習慣一個“蹩腳”的操作邏輯成本是非常高的,手環再方便也不如遙控鑰匙來的更直接;其次使用這款手環的人一定得是平時就已經習慣了在手腕上帶東西的,與我同試駕車的另外一位媒體老師,他就不太習慣手上帶東西,而我又習慣左手戴表,難道還要我左右各帶一只嗎?所以這個手環在一整天的試駕過程中都是躺在中控下面的儲物格里;最后吐槽一下這款手環的顏值,相比現在市場上大多數的智能手表和手環來說,它的工業設計起碼倒退五年,我是個標準的顏控,拒絕如此造型設計的產品出現在我身上。所以我大膽的猜測奇瑞如此大力度的宣傳這款智能手環,其實噱頭要大于實際,給大家展現出奇瑞的年輕活力以及求變的心態才是最終的目的。
新搭配的手勢控制功能啟用率還是挺高的,起碼在這一天的試駕里我們一車人都沒少用這個功能。這個手勢控制類似于BMW iDrive的那套手勢操控。通過隱藏在中控屏幕右邊黑邊兒里的傳感器檢測你的操作手勢,從而判斷出不同的操作指令,在接收指令時會泛出紅光,像極了正在工作的電磁爐。
實際使用下來感覺這種隔空操作方式的確很便捷,比直接觸摸屏幕的交互好上千倍,但時而靈敏時而笨拙的感應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可能我撓一下頭就會觸發它的“開啟天窗”指令,但也會出現把手肘揮“骨折”了也換不了下一首歌的情況。
駕駛感受:動力不足 坐等渦輪
動力不足是顯而易見的,這套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加5擋手動/CVT無級變速箱的動力總成最大功率僅僅116馬力,最大扭矩也只有141牛·米,所以它不可能為你帶來太強的動力性能。
在實際駕駛中你會明顯感受到動力儲備的不足,也就是傳說中的“沒底氣”。油門踩到底,轉速表的指針狂飆到五千多,但左邊的時速指針卻還在有條不紊的“慢慢來”。五千多轉時發動機的噪音在車內聽得非常清楚,就如同一個水龍頭在以最大流量噴水時你會下意識把它關閉,在這種噪音下你也會下意識的放開油門踏板好讓噪音回歸正常。
這種近乎于“疲軟”的加速表現帶來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駕駛信心的不足,超車這種動作也會變得非常吃力,需要算出相當大的提前量。每當超車的時候我恨不得打開窗戶怒吼著塞一個渦輪進去,所以它什么的都不缺,只缺一個渦輪。
新款瑞虎5X采用麥佛遜式獨立前懸架、扭力梁式非獨立后懸架,減震器的調節也偏硬朗,即便動力有所缺失,但在攻彎以及變道時卻讓我欣喜。肯定會有人會說這種底盤和減震的調校會讓舒適性打折扣,但這起碼比較符合我的喜好,路感明確清晰,回彈干脆利落,你還要要求舒適性是不是有些太過分了。
【總結】
丑話要說在前頭,我并不推薦這款1.5升自然吸氣的版本,雖然售價下探了不少,但這樣的動力性能還是有些配不上這個價格。這臺自然吸氣版意在壓低起售價格和選購門檻,但如果你不著急用車,而且預算也不那么緊俏,那我建議你乖乖的等瑞虎5X的渦輪增壓版本。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2.54萬
2018-10-3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73
05-17
94
05-16
2092
2019-02-20
1921
2019-01-23
2512
2018-06-20
6384
2017-12-14
1351
2017-11-27
1563
2017-09-01
1946
2017-07-27
1481
201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