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換殼貼標 一汽奔騰這次拿什么交功課?
一汽奔騰SENIA R9?如果你有了解過一汽集團旗下的那些自主品牌,你可能會納悶,奔騰和森雅SENIA不是獨立開來的兩個自主品牌嗎,怎么這臺R9的名字這么“混亂”?其實從去年一汽換了領導班子以后就開始了內部改革,其中主要的一項,就是整合原來產品線嚴重重合的各個子品牌,森雅與名氣稍微更大一點的奔騰合并,成立了“奔騰事業部”,而R9就是合并后首款產品。
顯然,自主品牌已經開始拋棄“多子品牌,換標換殼”的策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戰略在前些年的吉利和奇瑞已經被驗證過了,一汽現在“回頭”也還不算太晚。可能也是由于這個原因,廠方也特別強調R9是一汽奔騰全新平臺下的產品,極力撇清與同級別產品奔騰X80之間的關系。
這次我去試駕的車型是售價12.59萬的頂配車型,采用1.2T搭配7速濕式雙離合的動力總成,這臺1.2T的直列四缸發動機竟然能輸出143匹馬力,參考卡羅拉1.2T的116匹,R9數據上確實漂亮。然而,實際體驗下來就不是這么回事了,渦輪遲滯明顯,動力拖沓,車子不“跟腳”,雖說是與渦輪增壓的特性有關系,但實際體驗與數據落差之大,反映到實際百公里加速已經去到了11秒開外了。
可能廠方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R9會在不久的將來增加1.5T的動力版本,照顧到對動力要求相對高的消費人群。
當然亮點還是有的,此次試駕的時間和距離不長(3到4KM城市道路,路況屬于多車但能流暢通行),在多次啟停加速減速的過程中,這臺7速雙離合都帶給我不錯的平順性體驗,通過犧牲換擋速度和降低變速箱反應的時間換取換擋的平順性,我覺得是一件正確的事情,畢竟這個價位的自主品牌緊湊型SUV,你和我聊再多的運動體驗我覺得都是一件“扯淡”的事情。當然這些只是短時間、單一路況試駕后的第一感受,要對R9這臺濕式雙離合下好評還是言之過早,需要以后有機會長時間試駕才可以下定論,但至少第一印象還是十分不錯的。
廠方一直和我們強調R9上面搭載的是濕式雙離合,看來“干式”已經被國人定義成為了不靠譜的代名詞。
另外一個記憶深刻的地方是某位廠方領導稱自己在R9推出市場前親自去體驗了車子,發現它門把手旁邊的手枕的軟硬度并不能讓自己這位工程師出身的領導滿意,然后下令要更換這個手枕的內部材料,以此做到最佳的舒適體驗。雖然不清楚是不是有作秀成分,但如果現在自主品牌能在10萬級別的產品上都開始注重細節上的體驗,這對于我們整個國內自主汽車制造都是可喜的事情。
拋棄惡趣味的山寨內飾是我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畢竟內飾才是你每天開車對著的東西,R9的這套內飾雖然算不上新潮,但勝在看起來順眼,沒什么突兀的感覺。
最后,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價格。
值不值?我可以拿國內自主品牌SUV賣得最好的哈弗來對比一下,奔騰R9的自動擋主力車型與新上市的哈弗H4(只有自動擋)相當,配置是最不需要擔心的一點,自主品牌在這個方面都是下足功夫。但在R9的車身尺寸和實際空間體驗對比H4有優勢,動力系統方面R9由于目前只有1.2T車型,對比1.5T的H4在數據上肯定是吃虧的,不過還是想要“敲黑板”,實際體驗感受遠重要于紙面上的數據,好不好試過才知道。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916
2018-06-07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315
2021-04-23
934
2019-05-22
5546
2018-08-27
3.53萬
2018-08-27
3.40萬
2018-07-24
5235
2018-06-06
1638
2018-05-29
6.35萬
2018-05-27
982
2018-05-27
883
2018-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