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菲亞特126P賣八萬美元?聊聊它和中國人民的故事
菲亞特126P賣八萬美元?聊聊它和中國人民的故事">
其實我對老車的喜愛,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種自己給自己加戲的奇怪心理。只要一開上一臺有點年頭的車,就會情不自禁地在腦海里想,它的前任車主怎樣怎樣,那個年代的車都如何如何。這種自己腦補出來的時空穿越感讓我覺得很享受。說實話,有點病態。最近看了條菲亞特126P的新聞,又開始忍不住和同事說這車多么多么好。
“我跟你講,現在的人就是擁有得太多了,當年一臺這個車多少人羨慕啊。”
“你這種人就屬于妨礙社會進步,年輕人啊,就是得向前看嘛。”
“我真覺得這車挺有意思的,現在要是開一臺這個,那多返璞歸真啊。”
“你就會打一下嘴炮,現在給你弄一個車來,什么功能都沒有,馬力還不到30匹,兩缸機,你買啊?”
“要不說你這人挺沒情懷呢嘛,這么有時代印記的車型,你都不感興趣。”
......
“八毛錢一斤買一輛車,鋪的一院子都是,拿鐵絲綁上。再帶著我的女朋友偏見小姐,去剛果不拉柴維爾三十一種口味冰淇淋店,看著她一勺一勺地吃光了我跟前那份。”這是郭德綱相聲《夜行記》里對菲亞特126P的描述,也是我第一次聽說這款老車。幾天前,美國影星湯姆·漢克斯拍賣掉了自己的菲亞特126P,最終的成交價來到83500美元。“八十年代值好幾千塊錢”的126P,這下身價漲了好幾十倍。不過這款車和中國人民的故事,其實更值得我們去聊一聊。
意大利原版的菲亞特126,算是經典的菲亞特500的繼任者,大部分技術都來自菲亞特500。上世紀八十年代,還處在人民共和國時期的波蘭,從意大利進口了菲亞特126的生產線,開始大量生產這款車型,出口內銷全都管夠。為了表示產地,Polski Fiat在車型后面加了代表波蘭的“P”,并對原車稍加改進,菲亞特126P就此出世。在這之前,汽車還被波蘭人民視為“奢侈品”,而便宜,結構簡單易于維護的菲亞特126P打破了這一現狀,幾乎成為了波蘭老百姓的唯一選擇。聽著很耳熟對吧?在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中國人民也和波蘭人民一樣,開始有了私家車的需要,在這個背景下,波蘭生產的菲亞特126P正式引入中國。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一個小品叫《趕場》,主角兩人開的就是一臺菲亞特126P,有一句臺詞是:“你怎么只有兩個缸?買的時候你也不數數?”“我盡數錢來著......”其實不是他們買到了假貨,而是當時進口到中國的菲亞特126P,搭載的確實是一臺635cc排量的雙缸引擎,最大馬力僅有24Ps。由于馬力小,再加上后置后驅的布局,一遇到路面積雪,肯定是上不去坡的。“安全帶拉車大法”成了北方車主的必修課。夏天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去,采用風冷系統的126P,發動機在長時間低速行駛時容易過熱,當時很多的出租車司機停在路邊打開機艙蓋散熱,成了一道獨特的時代景觀。《喂!菲亞特》里,溫州青年丁志方開著菲亞特126P,穿梭于溫州市區狹窄的小巷間的熒幕形象,也留在了一代人的心中。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菲亞特126P都算不上什么好車。但是在那個“萬元戶”都少見的年代,能花一萬塊錢買私家車的也不是一般人。在意大利、波蘭和中國三個不同國家,菲亞特126和126P都成了真正的“人民之車”,這絕不是巧合。哪里需要發展,它就去到哪里,這種從菲亞特500身上繼承來的蓬勃向上,其實很好地反映了當時中國的社會精神面貌。有一臺屬于自己的汽車,這是對那個年代努力拼搏的人們最好的獎勵。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一臺便宜,簡單,波蘭生產的意大利小車,竟然成了中國民用汽車市場的起點。
寫在最后:
如今的斯特蘭蒂斯(Stellantis)集團可謂是“老弱病殘集中營”,汽車界的“福利院”。主營家用市場的法系品牌日益勢微,像阿爾法羅密歐,SRT這種有點汽車文化屬性的,也是賠錢的賠錢,解散的解散。對于一代中國人來說,菲亞特126P帶著那些炙熱夏天里的故事,已經消失在地平線。時代在變化,在那個一切都在進步的年代,陪伴新中國人民成家立業的菲亞特,如今在國內的經營狀況,好像也離退市不遠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955
2022-03-22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17
07-09
81
07-09
467
2024-10-24
2849
2020-11-26
3342
2020-02-13
1713
2019-05-05
1878
2018-02-06
5922
2017-05-30
14
11-12
11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