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靠情懷吃飯?日系豪華品牌表現不佳,僅僅是品牌問題么
坦克500可以作為一個市場樣板,可以逆潮流的復古,可以走小眾路線,但必須尊重消費者,這幾乎是“原則正確“的產品策略。
然而日系產品并沒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從去年雷克薩斯銷量下滑,到英菲尼迪QX60上市即不被看好,到謳歌面臨退市,日系豪華品牌在中國面臨的挑戰并不僅僅在品牌影響力上,還有產品方面的明顯短板。
抄底價禁不住對比
上周,編輯走訪了北京市通州區一家廣汽本田4S店,作為店內的高端品牌產品,一臺謳歌RDX仍然占據著醒目位置。
銷售人員介紹說,這是店內唯一一臺RDX了,以優惠6萬元的價格出售,“錯過了,以后就只剩下情懷了”。
乍聽上去6萬優惠很有吸引力,但實際上開年以來伴隨芯片荒緩解,北京不少一二線豪華品牌已經重新放開了優惠幅度,比如沃爾沃XC60最高幅度達到6.8萬,B4智行版的價格下探到30萬出頭。
這讓RDX的抄底價格看上去并沒有太大優勢,還得加上絕版的情懷分,同時,這是一輛在展廳已經放了半年多的展車——銷售說最多能夠為客戶再多爭取5000元左右的優惠——看上去已經是極限了。
產品需要情懷加分?
那么在謳歌4S店的價格尺度下,已經見底的價格對應的產品實力如何呢?
RDX的2.0T+10AT的動力組合是整車賣點之一,其中2.0T發動機峰值扭矩達到380牛米,與英菲尼迪QX50的2.0T共享同級之最。
但實際上這臺代號為K20C5的2.0T在技術上有不少升級空間,比如——
依然采用風冷式中冷器,相對于X3采用的水冷式散熱,已經談不上先進;第二是采用了機械水泵,停車后不宜立即熄火,需要發動機帶動水泵繼續散熱,而寶馬的B48則采用了電子水泵,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對于買發動機送車的本田系列而言,到了豪華陣營的高階比拼上,本田大法似乎就沒那么牛了。
即便是引以為傲的VTEC(兩段式排氣門升程可調)技術,與BMW的Vavletronic(無極可變氣門升程)相比,也占不上什么便宜。
進一步而言放眼到日系豪華陣營,英菲尼迪在高階車型上仍然采用CVT,雷克薩斯NX“迫于壓力”換裝了2.5L+8AT,但與德系產品2.0T+AT變速箱的標準配置相比,總需要用戶掂量一番。
日系產品總有些情懷成分,比如一位二手車商就評價86極高的保值率,很大程度上是意識形態決定的,但事實上,一部2.0L自吸+前麥弗遜+后三連桿的硬件套裝,與早期ATS和如今的CTS相比存在肉眼可見的差距。
而懸掛部分也是如今三大日系豪華品牌中型SUV的“軟肋”,如果說主打舒適風的NX采用前麥弗遜懸掛尚“有情可原”(但其實更高級別的RX也依然采用了麥弗遜,而奔馳GLC早已是標配的前后多連桿,可見日系品牌并不通過底盤來實現質感,至少是一筆帶過);那么訴諸操控的英菲尼迪QX50和RDX也紛紛采用麥弗遜,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與X3的雙球節,奧迪的多連桿,哪怕是沃爾沃XC60也采用了雙叉臂懸掛相比,日系三大豪門的硬件配備似乎并不應該僅僅用風格差異概括,而更應該解讀為將中低端產品精打細算的路數也沿用到了高端車型上。
群雄并起,靠情懷還吃得開嗎
為什么說坦克500是如今中高級市場的一個樣板?這種樣板作用并非是產品上的,而首先是姿態。
坦克拿出了充分的誠意,比如3.0T+9AT,盡管可靠性待驗證,但坦克的技術上沒有保留,相比之下,日系豪華陣營則顯得還有不少升級空間。
市場的選擇總是公平的,比如尚在鏖戰的凱迪拉克和沃爾沃,在硬件條件上與一線產品相比絲毫不遜色,配上價格優勢,方能在虎口下贏得一席之地。
而如今純電產品借助電機威力進一步將性能優勢放大,伴隨產業鏈成熟,從前空氣懸掛等高端配置也開始進入到純電產品上,在產品層面,日系產品的短板將被進一步放大,固然,可靠性依然是日系產品的標簽,但新勢力在配置上的狂轟濫炸終究讓市場無法忽視,所以,你很難說燃油車將來是被電動車打敗的,而是他們會輸在自己身上。
堅持精打細算并沒有錯,但如今在轟轟烈烈的消費升級趨勢、以及新勢力的推波助瀾下,這種點到為止的策略會讓產品的賬面實力越發蒼白,至少在高階市場,已經不再適用了。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823
2022-03-2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1579
2024-08-27
1518
2024-08-11
649
2023-03-04
4288
2022-11-11
3524
2022-10-18
3.63萬
2022-04-14
1.11萬
2022-04-09
8930
2022-03-10
4414
2022-03-08
4435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