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下猛藥 東南汽車換標換人換思路,真的能起來?
有人說2022年的車企內卷想象會更加嚴重,但要說個最字的話,恐怕誰也沒東南汽車這么鐵腕。年前,東南汽車對整個運作班子進行了大換血。楊鴻慶卸任總經理,由翁武泉接棒。除此之外,公司董事及監事組成也進行了變更。

在此之前,東南汽車還更換了使用多年的商標,由此表征他們與三菱汽車的某種終結。所謂大病下猛藥,就問問,除了東南汽車敢這么干,還有誰?
吃老本鬧內訌,東南汽車如何ZUO掉一手好牌?
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合資車企,成立于1995年的東南汽車迄今已有26年的歷史,可以說見證了整個中國車市的風云變幻。但這也是一個奇葩的合資車企。剛開始的時候是由福汽集團和臺灣省的中華汽車合作成立的。雙方各持股50%,但是中華汽車沒有技術研發能力,它所依仗的是三菱汽車。就這樣,東南汽車的成分就變成了福汽集團、中華汽車和三菱。三菱出技術,福汽出氣力,一系列掛三菱車標的作品就這樣出來了。

好景不長,三菱汽車偷工減料和不珍惜品牌聲譽的各種ZUO,讓東南汽車遭受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盡管之后也陸續推出了富利卡等車型,但是爛泥扶墻的事兒真挺難的。況且每個廠家都有每個廠家的想法。對三菱來說,核心技術的變現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老大哥三菱一直提供核心技術,但卻得不到多少錢(三菱汽車僅以前持有東南汽車25%的股權),自從傍上了廣汽這條粗腿之后,三菱汽車就更加堅定的選擇了拋棄東南。

另一方面,東南汽車內部也是困難重重,由于給到的股比不高,東南汽車很難從三菱這引入新的產品,這就導致銷量和收入的惡性循環。中華汽車這邊從2004年到2019年期間,連續更換了六名總經理人選,從林國銘到如今的楊鴻慶,但經營業績卻一年一個退步。沒有技術還鬧內訌,瞧瞧東南這些年的ZUO,真的是ZUO掉了一手好牌。
從狠人到狼人 東南汽車還有多少機會?
這些年,東南汽車也不是說毫無作為。在2017年的廣州車展上,東南汽車就信心百倍的發布了他們2017至2025年新能源發展規劃:未來8年,東南汽車將在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領域繼續加大研發投入,打造東南掌握核心平臺(新能源專用)、輕量化技術及整車系統集成的研發體系,與三電、智能網聯供應商緊密合作,進一步加深在整車項目的合作開發,如此豐滿的計劃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錢的問題。

事實上,他們在2018年推出電動車DX3 EV之后,新能源這塊就沒啥聲勢了。錯過了新能源這波熱潮之外,他們的向上之作東南DX9在市場上也是一個泡泡都沒冒。傷仲永的段子成為東南汽車的現實寫照,積重難返架勢讓人對這個品牌充滿了唏噓。即便換標,即便換人,即便到了大換血的程度。東南汽車在網絡上的關注度依舊不高,因為汽車產業本身不是振臂一呼就能雄起的產業,它不僅涉及到資金規模、技術儲備、人才素養,同時也要求非常高超和精細的管理,這些東西不是換幾個車標或者換幾個高層就能解決的。好在,東南汽車與中華汽車和三菱的復雜關系里已經沒有了ZUO的基礎,東南汽車也由此變身為一個純自主的車企了,這一番人參鹿茸的操作,是死是活咱們看戲就好!
“版權聲明:本文系myauto原創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我們歡迎合作,但禁止任何形式改編轉載抄襲,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3208
2022-01-18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3978
2022-06-21
6.21萬
2022-05-01
3384
2022-04-07
3424
2021-12-11
2694
2021-12-11
2158
2021-12-10
2483
2021-12-03
3067
2021-04-02
1316
2021-02-03
3024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