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中國市場 半年銷量147萬輛 這個品牌還會回來么?
退出中國市場的汽車品牌,如果在海外創造佳績,還是極有可能殺個回馬槍,畢竟誰也不愿意放棄中國車市這塊大蛋糕,但唯獨鈴木不可能,起碼短期內不可能再重回中國市場了。

鈴木之所以退出中國市場,并不是因為旗下車型的產品力不行,而是因為其品牌主張與中國消費者對汽車的新要求相左,再強大的品牌都不可能和發展趨勢抗衡。當初,在中國消費者的腰包還沒有這么鼓的時候,在國產車型還沒有這么風光的時候,鈴木旗下產品,因為價格低廉,一度在中國市場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鈴木奧拓是很多消費者的“啟蒙車型”,從了解汽車到成為車主,奧拓以更低廉的價格實現了太多消費者的有車夢。

而鈴木雨燕,被稱為當初無死角的高顏值車型,追逐者甚多,彼時風光,與此時的豐田不相伯仲,但鈴木一直致力于小型車市場,這個主張耽誤了品牌在中國的發展,早在2003年,汽車還不是這么普及的時候,小型車市場占有率能達到35%左右,也就是說,每三輛車中,必然有一輛是小型車,這為鈴木的在中國市場的擴張提供了保障,可到了2017年,小型車的占有率只剩下6.7%,也就是10輛車里,也沒有一輛小型車,這對于鈴木這個堅持“小車戰略”的品牌來說,幾乎是滅頂之災,中國人的消費升級,要求更大車身,更大空間的車型。在權衡過利弊之后,2018年6月,鈴木以1元錢的價格轉讓長安鈴木的股份,宣布退出中國市場。

可能很多中國消費者認為,鈴木離開了中國市場的滋養,會逐漸走向衰落,但事情恰恰相反,在2021年的頭半年,鈴木汽車全球累計銷量達到了143萬以上,與2020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0.6%,何其風光。

在日本本土,鈴木以6個月34.5萬輛的銷量,力壓本田、日產等車型,成為半年銷量的亞軍,而18%的增長比更是超過了排名第一的豐田汽車。

目前,鈴木將重點放在了印度市場,鈴木的銷量有51.3%由印度市場提供,而且,在東南亞地區,鈴木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增長,但鈴木在短期內不會進入中國市場,首先鈴木在中國以外的市場,混的風生水起,犯不著冒著再次折戟沉沙的危險,重新進入中國市場。另外,中國消費者對于車輛的訴求,依舊沒有改變,還是中意于尺寸更大的車,尤其是SUV車型,而且對于車輛換代的要求也比較高,也就是說中國的汽車消費者更“喜新厭舊“,而這兩點,都是鈴木的弱項,鈴木是“小車專家”,而且在中國市場曾經的表現來看,車型換代特別緩慢,再回來,很可能面臨之前的窘境,鈴木應該沒有林肯的勇氣,選擇再入中國市場。

不過,鈴木最近發布的幾款車型,還是有很多的中國消費者表示了喜歡,但遺憾的是,在短期內中國消費者還是無法得到鈴木的新車。
聲明:本文由太平洋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太平洋汽車。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
4776
2021-12-11
分享相關車系
相關推薦

2097
2022-06-04
6347
2021-11-29
1764
2019-07-08
2608
2017-11-10
0
11-12
11
11-12
31
11-12
12
11-12
24
11-12
34
11-12